社会责任

社会贡献

上海院秉承中国石化“发展企业、贡献国家、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把提供先进科研技术及服务作为首要责任,通过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为相关企业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提供支持,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贡献。以创建上海市文明单位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抓手,支持和融入社区发展,模范履行企业公民的各项义务,不断提升员工文明素质,动员员工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有效实现了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经过五十余年的持续发展与积累,上海院已经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成果推广应用的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承担了包括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在内的多项重点科技开发任务,形成了十余项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或催化剂,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大中型石化企业,保持了国际领先或进水平。截至2018年底,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7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中国专利金奖5项。申请国内外专利6944件,获专利授权3751件。负责制定8项ASTM国际标准,制(修)订52项国家标准、122项行业标准。


积极融入社会建设与发展。利用良好的硬件条件和专家资源,为石油化工人才实习和深造提供条件。设有国家人事部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2018年底,累计进站博士后77名。作为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部分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校企联合培养的机会。截至2018年底,累计为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提供短期和长期实习基地120人次,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48人次。利用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每年为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提供信息资料检索,图书借阅阅览等无偿服务。与所在地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镇签订社区共建协议,开展文明共建,积极融入高行镇的建设与发展,参加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援助和社会公益活动,形成关爱他人、团结互助、扶危济困的良好道德风尚。1996年至今,坚持开展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23年。在安徽省祁门县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每年组织志愿者赴当地开展助学活动,为希望小学及其教职员工送去电脑、书籍、慰问品等;帮助希望小学建成微机教室;邀请希望小学教师来沪开展教研活动,为提升希望小学的教学水平打下坚实基础。从1996 年资助当地199名学生开始,截至2018年10月,职工累计结对帮扶1966名学生,平均每年资助学生超过120 人,平均每年给希望小学资助超过4.5 万元,1559人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其中120人考入高中,66人考入大学。23年来,职工个人捐款累计九十余万元,企业捐款累计一百余万元,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青年为主体,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发扬“雷锋精神”,秉承“我服务,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参加文明礼仪、扶危救困、应急救援等社会志愿服务,为社会公益事业和城市公共管理做贡献。每年组织员工参加著名在华企业健身大赛开幕式暨慈善健康跑活动,募集的善款捐赠于上海市志愿服务基金会,用于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儿童。组织员工参加自愿无偿献血活动,每年完成浦东新区献血办下达的任务指标。组织开展敬老慰问、文明交通、公益演出、会议服务等公益志愿行动,彰显中央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员工良好的素质。


连续保持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诚信创建企业、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责任创建达标企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