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16日,由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主办的2025年度亚太油气大会(APOGCE 2025)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召开,会上举行了年度地区奖授奖仪式,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应成,凭借其国际首创的超高活性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在老油田提高采收率、低渗透油田降压增注的应用化成果,荣获SPE北亚太地区生产与作业技术奖。这是本次大会中国企业界唯一获奖者,也是中国石化首次获得该国际奖项。《中国石化报》头版、中国石化手机报等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在提高油气采收率领域实现突破,彰显国际竞争力
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成立于1957年,是全球油气行业最大的个人会员组织。北亚太地区生产与作业技术奖是该协会设立的区域级个人荣誉,用以表彰在油气生产作业技术领域创新研究、技术推广及行业领导力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士,奖项每年仅授予一人。此次上海院获该奖项,标志着中国石化科研人员在国际油气生产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得到国际性权威认可。
据SPE授奖材料显示,李应成因“在开发具有超高界面性能的阴阳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以及其在化学提高采收率、油藏解堵和气井泡沫排液中的现场应用”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而获奖。该系列技术的现场应用在高温老油田中实现了采收率提高12%,达到原油地质储量的65.5%,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复杂油藏条件下化学驱技术的创新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受聘杰出讲师评选委员会委员,推动国际科技交流
2025年6月,李应成受聘为SPE杰出讲师评选委员会(Distinguished Lecturer Committee, DLC)委员,任期三年。
该委员会负责管理和评审“杰出讲师计划(Distinguished Lecturer Program, DLP)”。该计划是SPE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传播项目之一,每年从全球油气行业遴选约30位专家,由SPE统一安排赴世界各地分会开展技术报告与学术交流。作为评选委员,李应成将参与候选人提名、评审和试讲指导等工作,推动国际油气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传播。
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并重,引领带动技术发展
自2008年以来,李应成带领团队聚焦于苛刻油气藏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设计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围绕分子结构调控、界面行为优化、流体运移机制与现场驱油工艺形成了系统性原创成果,并成功实现多项现场应用。
作为科研团队负责人,李应成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多家国内外石油公司及高校开展联合研究,促进了油田化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在此过程中,他多次担任SPE中东油气会议、亚太油气大会等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会委员及分会主席,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学术组织与专业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