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上海院获批3项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评审结果。上海院马多征、张楠、圣蓓蓓等3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申请的项目获批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资助。

 

前瞻基础部 马多征

申请项目:拓扑适配晶种导向IM-5分子筛及其甲苯歧化催化应用

博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主要从事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和催化研究工作。聚焦C1小分子高效利用、重芳烃轻质化等催化反应,采用晶种辅助合成、复合结构导向剂策略开展系列高性能分子筛设计合成。参与构建高通量分子筛合成数据库建设,基于大数据辅助解析分子筛结构组成,提出分子筛结构描述符并建立相似结构网络,为“理性设计合成分子筛”提供理论基础。此外,紧密结合实验研究工作,利用先进表征手段深层次理解有机-无机相互作用。近年来,参与中国石化总部课题2项、中国石化国际合作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申请发明专利17件,其中涉外专利3件。

 

表征分析部 张楠

申请项目:阴离子修饰调控钴基材料电催化醇氧化的同步辐射研究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从事同步辐射谱学技术开发及催化应用研究工作。参与中国石化上海光源能源化工科学实验室项目,负责Sinopec C光束线和吸收谱学方法建设工作。同时,基于同步辐射谱学相关表征技术,对上海院丙烯腈、重芳烃转化等工业催化剂开展结构解析和构效关系研究,推动同步辐射技术从基础研究向工业催化应用领域延伸。近年来,参与中国石化总部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4篇。

 

表征分析部 圣蓓蓓

申请项目:Tender XAS/FT-IR新技术原位监测阴离子调控催化剂的动态二氧化碳电还原研究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从事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在能源转化与储存方面的应用研究。聚焦于新型、高效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利用同步辐射多谱学联用技术使系列催化反应过程可视化(尤其是工况下催化剂的结构自优化现象),实现对催化剂结构自优化现象的理性调制,以阐明特定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发表SCI学术论文18篇,其中(共同)第一作者9篇。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消息,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项目申请43.3万余项,经初审、复审及专家评审,最终批准资助53159项,占比仅为12.29%。


信息来源: 
2025-09-08